我国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从经济体量来看,既有GDP超过亿元的超级强强县存在,也有大量GDP仅有十几亿元的微型县;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强县,其经济体量往往超过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相比于城市而言,更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为县域经济强的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肯定不会差。今天就来看看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赛迪百强县名单”,了解一下过去一年里中国百强县的变化。
人均GDP、人均收入双双增长
榜单显示,中国百强县人均GDP达到11.2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了0.11万元,同比增长1%,增幅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也很明显,受疫情影响去年年初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陷入半停滞状态,影响了全年的经济增长。但即便如此,百强县的表现依然强势,要知道年我国的人均GDP为元,全国仅有6个省市的人均GDP超过了10万元,百强县11.2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的话,也达到了高收入国家水平。
如果说人均GDP并不能体现百强县实际经济水平的话,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更有说服力了,中国百强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8%,百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13.9%,百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60.3%。可以发现,百强县的居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要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更为均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全面。
经济体量:38个县GDP超千亿
中国百强县作为县域经济中的领头羊,其经济实力也处于全国前列,榜单显示,中国百强县中有38个县的GDP超过亿元,其中昆山市、江阴市GDP超过亿元,为县市中的BUG,经济体量横扫中西部地区除省会城市之外的绝大多数地级市,张家港市、晋江市、常熟市、慈溪市GDP超过亿元,宜兴市、长沙县、浏阳市等32个县市的GDP介于—亿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38个千亿强县中,有32个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千亿强县,其中江苏省有16个千亿经济强县为全国最多,且全国GDP最高的3个县市均位于江苏省,苏南四小龙更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顶级组合。此外,浙江有9个千亿强县,福建有4个千亿强县,湖南有3个千亿强县,山东有2个千亿强县。
十强县:苏南四小龙前四,宜兴跻身前十
中国百强县排名前十的县市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慈溪市、太仓市、宜兴市、长沙县、龙口市,与上一年相比,宜兴市取代义乌市跻身前十,昆山、江阴、张家港继续排名前三,常熟市则反超晋江市升至第四,至此苏南四小龙霸占了中国百强县前四,十强县中有6个来自江苏省。
中部百强县排名前三的长沙县排名全国第9位,浏阳市排名全国第16位,宁乡市排名全国第23位;
西部百强县排名前三的神木市排名全国第40位,仁怀市排名全国第41位,准格尔旗排名全国第42位。
中国百强县的层次极为分明,东部地区强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
瑞安市排名第24位,桐乡市排名第25位;新郑市排名第49位,嘉善县排名第50位;
闽侯县排名第51位,宁海县排名第52位;仙桃市排名第76位,宜都市排名第77位;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百强县中,有65个来自东部地区,22个来自中部地区,10个来自西部地区,3个来自东北地区,与上一年相比,东部地区减少了3个,中部地区增加了1个,西部地区增加了2个;
具体到各省份的话,中国百强县有25家来自江苏省,18家来自浙江省,13家来自山东省,7家来自河南省,7家来自湖北省,6家来自福建省,其余省份百强县数量均低于5家。这其中,河南省、湖北省作为我国的两个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加上地理条件优越,近些年的经济发展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未来十分可期。
对此,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