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扒龙船”,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组成部分。昨日下午,第四届“泉州扒龙船习俗”在市区笋江举行。
□本报记者廖培煌
陈起拓文/图
“龙船”游弋吊人“胃口”
下午1点多,“扒龙船”活动还未开始,笋江桥头观音寺旁的渡口已经来了不少市民,他们提前到来,占据有利的观赏位置。随后,观音寺渡口边举行了敬祭仪式。下午2点多,参加“扒龙船”的4支队伍在周边各渡口献江、答岸。竞渡表演中,装扮好的4艘彩色龙舟在划手的操控下,不时来回游弋,岸上的市民被吊起“胃口”,眼睛跟随龙舟移动。
“扒龙船”古称“竞渡”,又名赛龙舟,由多人坐在形状如蛟龙的长舟上集体划桨,多船竞赛。竞渡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仪式。
笋江是古代晋江流经泉州城西侧的支流,在以前,笋江边的许多村庄都有龙舟队,几百年来,每年端午节都会到笋江“扒龙船”赛龙舟,后来中断了。上个世纪90年代,浮桥曾恢复过龙舟队,但是后面又解散了。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笋江“扒龙船”恢复举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划龙舟,加入到浮桥的龙舟队中。同年,笋江“扒龙船”习俗入选泉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4支队伍一争高下
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天有4支龙舟队参加,分别是浮桥龙舟队、马甲龙舟队以及两支来自江西的龙舟队:江西挥弓龙舟队和江西宜春兄弟龙舟队。据江西挥弓龙舟队负责人张勇铭介绍,队伍成立于年,这次来了12名队员,都是划手,鼓手和舵手由当地的龙舟队好手支援。“老家万年县的梓埠镇也是有名的龙舟之乡,我们周边乡镇村庄的年轻人基本都会划龙舟。”张勇铭说,5月23日,他们已经来过泉州,并与浮桥龙舟队等队交流切磋过。这次端午笋江“扒龙船”,他们是第一次正式参加。
宜春兄弟龙舟队的30多名队员都是“新泉州人”,他们在泉州工作生活。自从队伍接受邀请,30多名队员每天傍晚6点多下班后,就从晋江等地赶过来训练。领队喻小阳说,他们的队伍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老家宜春赛龙舟氛围好,许多人十六七岁就会划龙舟。
据了解,下水的4艘龙舟长10多米,塑钢材质,可容纳14人,其中12名划手、1人擂鼓、1人掌舵。
龙舟劈波斩浪竞风流
下午3点多,4艘龙舟先后离开岸边,往晋江下游方向划去,又折回顺济桥方向,再划几百米远后,绕回笋江古渡头。据介绍,龙船先绕笋江周围菜洲、霞洲、*甲等渡口,做竞渡表演后才会发力比赛。
下午4点,在喧天的锣鼓声中,4艘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在水面上冲锋。“嚯!嚯!……”在小伙子们整齐有力、富有节奏的呐喊声中,龙舟划过江面,泛起道道水帘。在水花四溅、鼓声激昂中,龙舟劈波斩浪,快速游动,先后抵达终点。震撼的场景,引得岸上的人们欢呼喝彩。
“母亲年轻时候就爱看扒龙船,这次听说有活动,非要我带着她来。”一名女士带着年近九旬的老母亲前来观赏。午后的阳光仍旧热辣,但气氛被烘托得比天气还火热,这或许就是“扒龙船”的魅力所在。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