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归经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归经理论,早在《内经》中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论述。这对后世归经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著名医家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说。他撰成了《珍珠囊》一书,最早创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学说,对每味药几乎都有“归经”和“引经”的讨论。认为深切了解药物性味而使各归其经,则疗效更著。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将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即可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等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故其归心经。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每种药物具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些医家有时也以此作为归经的依据,其中尢以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均味辛,故归肺经;甘入脾,饴糖、甘草、*参均味甘,故归脾经等。前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步认识到每种药物治病都有一定的范围,以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等等。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定位,不同的药物对于不同脏腑的效用所以不同,是因为其各归于某一经的缘故。因此,深切了解药物的归经,则用专力宏,疗效更加显著。如同一泻火药,*连则泻心火,*芩泻肺火,白芍则泻肝火,知母则泻肾火,木通则泻小肠火,*芩又泻大肠火,石膏则泻胃火。柴胡泻三焦火,必佐以*芩,用柴胡泻肝火,必佐之以*连,泻胆火亦同。其所以都是泻火药而药效不同,就是由于它们的归经各不相同。如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即难获得确效。引经报使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像向导一样。制方必须引经报使,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连之寒来清肝火。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一般来说,引经药一是引向经脉,如太阳小肠膀胱经病,在上则用羌活、在下则用*柏。阳明胃与大肠经病,在上则用升麻、白芷,在下则用石膏。少阳胆与三焦经病,在上则用柴胡,在下则用青皮。太阴脾和肺经病,用白芍药。少阴心与肾经病,用知母。厥阴肝与包络经病,在上则用青皮,在下则用柴胡。另一是引向疾病所在。例如咽喉病须用桔梗载药上浮,到达咽喉部;又如治下肢病用牛膝为引,治上肢病用桑枝为引。常用的引经药,按部位来归类:引药达头面:菊花、川芎、蔓荆子、苍耳子、辛夷花、藁本等。引药达额头:白芷。引药达头两侧:川芎。引药达目:菊花。引药达鼻部:苍耳子、辛夷花。引药达巅顶:藁本。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药达上肢:桑枝、桂枝。其中引药达左上肢的为桂枝;引药达右上肢的为桑枝;引药达颈部:葛根;药达背部:姜*、防风;引药达腰背部:杜仲、川断;引药达胸腹部:木香、砂仁;引药达少腹部:小茴香、艾叶;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鸡血藤、防己;引药走督脉:狗脊;引药达皮肤:蝉蜕;引药入胃:半夏;引药入肺:桑白皮;引药入肝:柴胡、当归;引药入心:丹参、*连、菖蒲;引药入脾:苍术、白术;引药入骨:威灵仙、油松节;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引药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总之,归经药和引经药是不同的。归经是遣用每味药的专司,引经是向导全方主治的效用。以上这些药物配伍于方剂之中,可以引诸药归于某经某脏腑,或引导全方到所需治疗的靶点,以加强方剂的精准效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