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这里
同样也保留着传统与文化、传承与发扬。
晋江市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
这里介绍晋江市保存最完好的五店市,从中可以领略千年文化。
据载
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五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分别开设了五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歇脚。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以后,声名远播,“五店市”也成为青阳之别称。
简言之,“五店市”就是“五间饮食店发展起来的集市”。
晋江五店市并不是“市”,其实就是一个村落,但这方小小的村落却有个大名称——“中国闽南红砖古厝博物馆”。
如果用“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来描述晋江的五店市,应该是恰如其分,这是属于五店市独特的建筑景致。
这里有独具闽南特色、当地人称为“皇宫起”的红砖墙建筑,还有中西合璧的“闽南小洋楼”风格,也有民国时期保留完整的闽南本土建筑特色。
“皇宫起”民居建筑规制严谨、空间结构对称,有三开间、五开间,兼带护厝,突山庭堂,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它以庭为组织院落单元,并以走廊、过水贯穿全宅。规制布局以大门中线为中轴线,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
其最大特色是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墙倒屋不倒”。屋顶造型多为披瓦覆壁筒屋面、飞燕戬尾屋脊和“出砖入石”墙体,一般有硬山式顶、悬山式顶、歇山式顶,以硬山式居多,为弯曲翘起的“燕尾脊”屋脊。有的还饰以木石雕刻,油漆彩绘。
“皇宫起”宫殿式大厝在继承中国古典建筑精髓的同时,汲取闽南地域文化中的独特养分,从而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雕刻题材和用材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长。
石雕、木雕、砖雕、泥塑、彩绘等广泛应用于脊吻、斗拱、雀替、门窗、屏风、栋梁等构件,基本上达到建筑必有装饰、必有寓意、意必吉祥的艺术境界,形成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最为典型和独特的风格。
因此,有学者看了闽南古建筑后感叹道:
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1“皇宫起”建筑
顾名思义,与皇宫有关。在闽南一带,有“赐汝一府皇宫起”的传说。
相传,唐昭宗光化年间,泉州籍绝色美女*小厥被当朝皇帝选入宫中立为王妃。有一天下着大雨,皇帝见爱妃坐在窗前流泪,便问:“爱妃,你住在宫里,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有什么不称心的呢?”王妃答:“回陛下,臣妾想家。亲人们身居茅屋,又临滨海,遇上狂风暴雨,经常是茅飞屋塌,苦不堪言。如今这样大的雨,家人不知要遭受多少罪呀”。皇帝怜惜她牵挂亲人之情,答道:“爱妃不用烦恼,寡人赐你府上建皇宫式的房屋!”王妃听罢,立即跪下谢恩,随后对传旨太监说道:“陛下赐我府可建皇宫式的房屋,你速去传旨。”
其实,皇帝说的“你府上”是单指王妃的家,这时王妃说成“我府”是故意含混其义,让太监误以为是指整个泉州府,以造福家乡。于是整个泉州府,特别是达官、豪绅、富商和华侨,甚至普通百姓人家,纷纷仿效王府的样子造起了房子。
“皇宫起”建筑布局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这种房屋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既有天井相隔,又有回廊连接,更有燕尾脊直指天空,雍容稳实,气势宏大。
典型的“皇宫起”建筑
2中西合璧小洋楼
在闽南,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方式被当地人称为“番客楼”或“番仔楼”。
众所周知,闽南人家有“十户九户侨”之说,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朋友到海外谋生创业,辛苦打拼攒积的钱寄回家乡建大厝,以便日后衣锦还乡,颐养天年。
这些侨亲由于常年生活在南洋一带,受到当地殖民者住洋房建筑风格的影响,于是,在家乡也盖起了“中外合璧”的独特建筑风格。即发挥宽敞采光的功能,又不失传统建筑的风韵,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中外元素完美合璧。
中西合璧小洋楼
3闽南本土建筑
自古以来,汉人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被赋予了吉祥、喜庆、热烈、奔放、幸福、斗志、豪放、勇气、拼搏等褒义。
闽南人尊崇封建礼制,知悉*色为皇帝专用颜色,民间只能用红色。因此,有红色“为尊、为大、为喜、为吉”之说。
闽南本土建筑风格最大的亮点突出一个“红”字,红墙、红瓦、红砖。只要能覆盖的地方,都毫无吝啬地添加红的元素。
闽南人将红颜色融入到生活的主旋律中,“红”代表着积极乐观而热情,勇于挑战、拼搏,渴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民国时期闽南本土建筑风格
申报“世遗”
红砖文化是闽南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闽南当地对红色有着特殊的喜好,红色砖瓦被工匠们以巧妙的工艺用于传统建筑中。
据悉,福建有关部门借国家文物局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进行调整的契机,已经正式提交项目申报,国家文物局目前已将闽南红砖建筑群列入预备名录。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