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年4月19日,
《晋江经济报》迎来了
她的14岁生日。
她的小伙伴们,
为她刊发了整整8个版!
快来看看都写了什么
??
//创刊14周年特别策划//
“,我们战斗在‘疫线’”
今天,《晋江经济报》14周岁了!
14岁花季,我们都是少年。
少年,自是热血满腔;
少年,自是勇敢无畏;
少年,自是奋斗不息。
战斗吧,少年!病*凶猛,自有逆行者扛枪冲锋,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就是我们的武器与力量。
战斗吧,少年!疫情无情,自有有情人心系家国,我们记录的爱与温暖,就是时代的脉搏与希望。
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的特殊日子里,少年们写下自己的战“疫”故事,记录这不寻常的战斗征程,也借此回归初心,找寻不断向上向前的力量。
??
2版“,我们战斗在‘疫线’”
▲点击图片看大图
因为挂钩卫健部门,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主阵地,稿件天天都有,专版适时推出,很多稿件都要及时传回,手机成了我写稿的主要工具。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单单2月份,我就写了近篇稿件。
——齐玉波
齐玉波:拍下晋江首例出院患者的唯一视频
2月4日下午3时许,我突然接到指挥部通知,晋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人治愈要出院了,这是晋江首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无疑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的大好消息,可以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这类新闻一定是越快越好!
我马上赶到指挥部,等待救护车带医院迎接患者张女士。因当时疫情防控处于敏感期,医院。而此次,我要去的是医院,里面的患者都是确诊病例。
医院前,心里也有担忧,指挥部专门安排了医用外科口罩给我们,戴上两层口罩,感觉有些窒息,此时才彻底明白:一线医护人员戴着双层口罩、穿着防护服,还要戴着防护面罩,这是何等辛苦!
为了第一时间传递好消息,医院途中就提前准备好了一切需要的资料。当天,天下着雨,我们的采访车跟在救护车后面,一医院飞快驶去。
当晚6时13分,医院时,救护车一到病房大楼门口,患者张女士就在护士的陪同下走出来,并要登上救护车。
摄影记者小董冲下车拍照,我马上意识到,应该给她拍段视频。于是,我举着手机冲了上去,找准位置,拍下了一段15秒的视频,而这段视频也成为晋江首例出院患者的唯一视频。
等我拍完视频后,救护车就医院。
??
3版“,我们战斗在‘疫线’”
▲点击图片看大图
“只要能把防疫工作做好,再辛苦都值得。”“防疫工作有需要,我愿意出份力。”“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走在晋江基层防疫一线,受访对象一句句简单而又真实的回答总能让人感动。
——赖自煌
赖自煌:每天在办公室待到深夜的两个男人
“今天来晚了?”
“哪有,是你来太早了。”
“活儿还没干完,晚饭都还没解决呢。”
“我也差不多,今晚又得加班了。”……
这是疫情暴发初期,晋江报业大厦18楼办公室里,两个男人几乎每天夜里都要进行的对话。
两个男人,一个是我,跑口镇街一线的记者;
一个是波哥,跑口时*和卫健的记者。别误会,我俩没有“基情”。深夜相伴,我们都有正当理由。
白天,我走访镇街、村(社区),采访基层一线战“疫”故事、战“疫”事件。基层“疫”线上,有太多的感人故事和暖心事件,但采写起来需要四处奔波,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写稿或参与版面编辑。
白天,波哥要跟着市领导走访一线督察防疫工作,还要医院的防疫工作采访。同样分身乏术的他,也只能在每天夜里加班敲键盘。
就这样,我们成了同事口中“每天在办公室待到深夜的两个男人”。幸好,大家没有投来异样的目光。
“每天这样连轴转,累吗?”我问波哥。“累。可医院的医务人员和基层的防疫人员更累,他们也一样没有白天黑夜,我们有啥好抱怨的。”波哥说。
是啊,作为媒体记者,抗疫期间我们每天奔走在基层一线采访;采访过后,还要将采访内容形成稿件,甚至要参与后期的报纸版面编辑、排版。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哪会不累。但疫情之下,我们每天接触的采访对象,都是奋战在基层防疫最前线的战士,他们的艰辛我们感同身受。相较于他们,我们这点累不算什么。
夜深人静的办公室里,我们没有太多交流,各自回想着白天的所见所闻,努力敲打着键盘。我们深知,及时发布晋江抗疫动态,讲好晋江基层抗疫故事,传递晋江基层抗疫正能量,是我们能为这场战“疫”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也要加油!
??
4-5版“,我们战斗在‘疫线’”
▲点击图片看大图
“多做一件,有可能就是医护人员多抢一秒。我们做的可是救人的衣服。”工人有些朴素却满满自豪的话语,让我红了眼。
——施珊妹
施珊妹:难以呼吸
全民战“疫”的日子里,“防护服”这个词是出现在稿件里频率前三的词汇。从防护服告急到企业转产防护服,从采访防护服到穿着防护服采访,因为靠得越近,与它的故事便越深刻。
最直接的一次接触,是当自己穿上它。脱鞋、穿指定用鞋、脱外套、消*、穿防护服、再消*、风淋……一系列的动作后,我和摄影记者董哥进入了柒牌转产防护服的无菌车间。推开门后,“轰轰轰”的设备轰鸣声、手脚麻利的车工,好像都在告诉我:这里的时间比外面的要快,这里的每一分钟比外面的要更加紧迫。
我几乎是屏息走完车间的。这里的屏息,既包括精神上的,也是生理上的。一边手持着相机拍摄采访,一边往车间走。每多走几步,感受着大家争分夺秒的生产氛围,也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抑制得喘不过气,护目镜起雾、呼吸不畅,甚至有些许头晕……原来,那些医护人员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与死神搏斗的。同样在这呼吸都费劲的车间里,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则视这为他们的战斗一线,不分昼夜地加紧生产。
让我印象极深的,是那天为了多取些画面,我们的拍摄延迟到了下班时间。原以为这时候工人们会一窝蜂起身走出层层封闭的车间透透气、吃饭稍作修整,正担忧拍摄素材可能不够,却发现员工们并没有因为下班时间到而放下手头的工作。“多做一件,有可能就是为医护人员多抢一秒。我们做的可是救人的衣服。”工人有些朴素却满满自豪的话语,让我红了眼。
拍摄完成走出车间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黑了,我拿起手机一看:19时43分。一种无法顺畅呼吸的疲惫感突袭而来,转念一想,身后还有一批人仍在全力战“疫”。我和董哥相视一笑,驱车前往下一站目的地。
??
6版“,我们战斗在‘疫线’”
▲点击图片看大图
战“疫”时刻,作为媒体人,我们记录着战“疫”事迹,宣传着防疫知识;而我们也被大家温暖着、感动着。
——许春
许春:被大家温暖以待
“你咳嗽吗?这很危险啊。”
2月15日,在回家的电梯里,同乘电梯的大叔看到我手上拿着三盒止咳药,连连后退了两步。那时,我因感冒引发咳嗽已经有半个月。
“还没好吗?要多保重。”
“你试一下阿奇霉素,或者……”
“橘子加盐炖着喝。”……
当我把买药吓到大叔一事发到朋友圈时,不少朋友发来私信“支招”。曾经的采访对象、医院经济开发区院区的郑医生,也主动帮我“线上问诊”。
“应该是冷刺激引起的,你下午和晚上都戴条围巾试试,新买的止咳药先不用吃。”在了解了我的症状后,郑医生给出了建议。
回想感冒前,我确实受了凉。正月初六,我开始复工后的第2场采访。中午出门,天气较暖,我没有穿太厚的外套;而当我走出采访点时,天色已经漆黑,一股股冷风灌入脖子,我拉紧了衣领钻进采访车。
第二天醒来,我就鼻塞、打喷嚏了。因为近距离采访过湖北返晋人员,我有点担心,一天量了五六次体温,所幸一切正常。
“你别担心,我帮你咨询过医生了,你应该是受寒感冒,症状不像新冠肺炎。我们这有中药汤剂,给你送几包增强抵抗力。”晋江经济开发区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知道我感冒后,关心地宽慰道。
“听你声音,很疲惫啊,咳嗽还没好吗?我给你送点药吧,口罩也给你送一点。”采访东石镇基层战“疫”事迹时,虽然婉拒了采访对象的关心,但也被这样关怀的话语温暖着。帮买药、帮拿快递、帮扔垃圾……感冒、咳嗽初期,因症状不明,我采取了暂时居家办公的方式,进行自我隔离。物业人员热心地为我提供着生活所需。
“不舒服就歇一歇,采访报道可以让其他同事顶上。”报社领导也宽慰说。后来,根据郑医生的指导,我围了两、三天围巾,再配合饮食,咳嗽好了,我以更良好的状态继续投入到防疫采访中。
战“疫”时刻,作为媒体人,我们记录着战“疫”事迹,宣传着防疫知识;而我们也被大家温暖着、感动着。
值得一提的是,战“疫”初期,防疫物资紧缺。当我们在防疫一线奔跑时,晋江市防疫指挥部、热心单位也给我们提供着口罩、消*水、消*纸巾等物资保障,让我们可以更安全、更安心地“战斗”。
??
7版“,我们战斗在‘疫线’”
▲点击图片看大图
“晋江很安全!很好!请你们放心!”这是一位大哥下飞机后跟家人的通话,这短短的几个字,让我听了顿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晋江给他们的是安心和喜悦。
——郭秋莹
郭秋莹:居家隔离,喝了3箱元秘D……
2月1日接到通知,因为间接接触过确诊病例,所以我需要进行居家隔离。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觉得一阵后怕。因为从报纸正月初三复刊开始,我就去报社上班了,其间还外出采访过。我的脑子里快速回忆:这几天到底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同事和采访对象?干过什么事?
“要多喝水,趁机多补补!”“这段时间千万要多锻炼,不能感冒和生病。”“这个时候心里要放松,不要太紧张!”汇报领导、告知同事之后,大家都让我放轻松,没啥大事儿的。
居家隔离的日子,手上的工作也是加班加点地干,做到关于疫情信息的推文时,心里会更有感触……
我们有一个报题群“小姐姐突击群”,里面是各种信息轰炸的地方,群里的大家在疫情初期,都是24小时在线时刻准备着的状态。大家苦中作乐在调侃,电脑旁边放着续命必备良品:救心丹、人参片、元秘D、红牛……毕竟这次疫情期间,为了保持状态,我可是喝光了三箱元秘D的“扛把子”。
在2月份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甚至连去洗手间,都得用跑的。提前说一声:“我去下洗手间,很快就出来!你们盯一下!”生怕在这个时间段,突然出现什么紧急的通告、突发之类的。
??
8版“,我们战斗在‘疫线’”
▲点击图片看大图
今天是“4·19”,本报创刊14年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这样过了14年。这14年中,我们是时代变迁的见证人。
——常励煊
常励煊:最硬的龙鳞
那是一段难以回首的日子。
几乎每天被各种数据信息撵着跑,信息不断被信息覆盖,数据时时都在跳动,每天都在想着明天怎么办,至于昨天、前天……没有时间回头看,怕一回头,脚下的路就又变化了方向。
那段日子,我驻守在疫情防控指挥部,时时传递信息回来,看着行色匆匆的每个人,心是累的,神经是紧绷的。
于我来说,疫情之初,除却各种难以言表的即时应对外,反复纠结在意的是派题。
派题,是我到时*部接触的第一件事:公文来了,协调派题给相关记者。这次不一样。
疫情之初,整个晋江的氛围是非常紧张的。通告一个个地发,村居小区开始封闭,许多小区需要凭证外出。我们一些记者还得开工作证明才可以外出采访。可见当时的紧张情况。但是,一些题必须要记者去现场采访,这些外出采访是有风险的,比如确诊病人治愈出院,医院;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得到发热门诊蹲访;采访一线典型,医院隔离病区;直击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得跟疾控中心的人去现场……这些题目怎么派?派给谁?每次派题,我都得全方位评估手头的记者,然后狠下心,让他们出去冒险冲锋。
2月12日,晋江第四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中午1点10分,我接到指挥部通知,患者2点30分出院。之后,我就开启了电话之旅,给记者电话,给司机电话,给电话,给指挥部电话,给领导电话……近20个电话后,终于敲定了前往现场的记者。因为时间已经很紧张,记者只得自己开车一路飞奔。担心采访不及,我又要来确诊病人的信息与跟班医生的联系方式……2点35分,推文出去后,我终于放下心来吃饭。而记者把车停在路边,继续打着电话,联系采访治愈出院的患者。
我是个眼窝子很浅的人,容易冲动,也容易被感动。记者在一线走访发热门诊,在那里蹲点时;医院采访时;别的媒体不敢进入隔离中心采访核酸样本采集,而他们却主动进入采访拍摄时……心中总会泛出一些骄傲与自豪,而这种情绪又莫名会有点酸楚。在那个时节,有的人在家憋得发慌,他们却因为工作冲到了一线,冒着风险,在凌晨2点采访奔波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那些在一线拼搏的社区工作者一样,记者也是冲在前面、最美的逆行者。
那段时间,每晚下班时,不管是8点多,还是10点多,报社18楼总有两个人相背而坐,勤恳写稿,他们就是阿波与小赖。粗粗统计了下,整个2月份,阿波写了篇稿子。真的优秀,都是拼出来的,没有在一线的勤恳,哪来版面上的丰富,推文的内涵。他们,是晋江经济报最硬的龙鳞。
今天是“4·19”,本报创刊14年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这样过了14年。这14年中,我们是时代变迁的见证人。在大众的眼中,记者意味着自由和风光;在家人的眼中,记者意味着辛苦和忙碌;在同行的眼中,记者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们每一位记者都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坚守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累并快乐着。
“年,我们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疫情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14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14年的报业生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祝《晋江经济报》生日快乐
愿你不忘初心,
仍是那个热血满腔、
勇敢无畏、奋斗不息的少年郎
内容来源:晋江经济报
本期编辑:叶许意
本期审核:傅健刘莹莹
体温超37.2度就报警!晋江长途汽车站……
官宣!这45项硬核指标,保障初三开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