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先、善为本、诚信做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
文读书君
来源
樊登读书
法国《世界报》评出全球12位千年英雄(年-年),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余光中参加节目访谈时曾说,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负责任;
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会很丧;
要找就找他,他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这个人就是苏轼。
无论是面对变幻无常的官场,还是柴米油盐的粗淡,苏轼都坚强有趣,饱含热情,在黑暗中寻找灯火,在寒风中寻找暖阳,做一个平凡的英雄。
有趣的人,无惧事业挫折
青年时期的苏轼才名远扬,洒脱的文笔,流畅的情绪,让当朝大文豪欧阳修都自愧不如: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有了贵人的扶持,幸运之神降临了苏轼,云帆直挂,意气风发。
然而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46岁那年,正直的苏轼因在奏折里说了几句对新*不利的话,被污蔑为对朝廷不敬,投入监狱。
关押了一百零三天,然后被贬到*州担任团练副使,宋朝专门安置贬黜官员的职位,有名无实。
从人人艳羡、一诗难求的太守到位卑权低、无人问津的阶下囚徒,苏轼深深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一日傍晚,苏轼正踱步在回家的路上,一个醉醺醺的汉子迎面走来。
擦身而过的时候,醉汉猛地撞过来,苏轼躲闪不及,被砸了个趔趄,一下子站不稳跌倒在了地上。
闯了祸,醉汉不但不赔礼道歉,反倒张口骂了起来。
苏轼坐在地上,半天才缓过神,看了看旁边呆头呆脑的醉汉,苏轼轻轻笑了,这里的人不认识我,真有趣。
没有了职位,也就失去了高额的薪水,拿到的钱都不够一家人吃饭。
清贫的生活没有击倒苏东坡,没有钱买菜,就自己种。
苏轼在*州城东的坡地上开了一片荒,日日荷锄,乐在其中。
苏轼觉得种地太有趣了,就给自己起了个新的名字,“东坡居士”,后来,这个名字流传了一千多年。
没有钱买好的鞋子和衣服,苏轼就着布衣、穿草鞋,下雨了,人家都慌慌张张在路上跑,苏轼却不。
反正已经淋湿了,雨中漫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并吟出了千古名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失去名和利的岁月里,苏轼并没有日日嗟叹、夜夜神伤,反而轻松豁达、乐观从容。
当黑暗里没有光亮的时候,他自己在心中点燃了一盏灯,照亮了前行的路。
从万众瞩目的少年天才到人人避恐不及的罪臣,苏轼经历了人生的过山车,可他未曾消沉,未曾绝望。
易卜生说: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北靠浙江,西接江西,南连广东。依山傍海,海岸曲折,多港湾海岛,全省有个鸟屿,仅次于浙江,位居全国第二。多山地丘陵,可分为闽西山区、闽中山区和沿海平原,主要山脉有武夷山、戴云山等。闽江是境内最主要的河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降水量毫米左右。这样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福建文化所产生影响,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山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濒海多港湾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一)内陆文化的特征。福建的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自古就有“东南山国”之称。西北有武夷山山脉、东北有太姥山脉、西南有博平山山脉、中部有鹫峰、戴云两山脉。在古代外省入闽主要通过仙霞关、杉关、崇安分水关、福鼎分水关、诏安分水关,这五个关口入闽,而这些地方地势非常的险要,要入闽实属不易,史书记载“闽道更比蜀道难”。再者,从福建人口的聚集地来看,盆地是居民密集的聚集地,例如浦城、武夷山、建瓯、邵武、顺昌、尤溪、三明、永安、长汀、上杭、漳平、德化、华安、古田和屏南等都是人口聚集的盆地。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代福建交通的闭塞,不同区域的人们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这样对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①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约中晚唐之前)福建文化落后于北方。福建地处东南在古代是属于蛮荒之地,落后的交通使得中原的文化要传到福建变的非常的困难,而土著的闽越人自身文化又相对的落后。同时福建相对的隔绝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方言,而不同的方言却不利于人们口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②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福建是一个移民的省份,在两晋南北朝、唐前期、唐末五代、两宋之交、明清时期北方大量的移民涌入福建,由于移民的时间;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的程度不同,再加上省内、省外交通不便等原因形成了福建不同的方言区,如闽东方言区、兴化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客方言区。而在不同的方言区又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例如,闽东方言区信仰监水夫人和五帝;兴化方言区信仰妈祖;闽北方言区信仰扣冰辟支古佛;闽客方言区信仰定光古佛。不同的民间信仰又促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例如,有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山,适合蚊虫的生长,蛇类众多,古代先民对蛇既害怕又崇拜,从而形成了蛇的图腾。在古代使用干栏式的建筑也与这样的气候有关。如果按河流的分布来看福建的文化可以分为闽江流域、木兰溪流域、晋江流域的三大文化圈。所以,福建文化本身有很强的小地域色彩。2.许多中原古文化在福建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①福建的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词。一些古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在普通话中已不用或少用了,但是在福建的方言中却被保存了下来并还在使用,仍然有它的生命力。例如古汉语的“鼎”,也就是现代汉语的锅,在福建的方言中还清晰可辨,再如古汉语的“面”,也就是现代汉语的脸,也一样非常容易辨别出来。②在福建的许多乡村中保存着聚族而居的传统。聚族而居的传统原本起源于北方,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这样的传统在北方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在南方的福建却保存了下来。原因主要有这些,北方的移民利用宗族克服南迁途中的种种的困难;利用宗族同当地的土著进行抵抗;不同时期的移民利用宗族争夺生存的空间和*治利益;多山的地理环境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村落。③形成完整的理学体系。理学的来源之一是儒学,而儒学在汉代以后随着移民南迁传入福建,到了宋代,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对释、道、儒加以改造,构筑了完整的理学体系。④在民俗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风。两晋南北朝以后,中原民俗传入福建,由于交通不便和聚族而居等原因,保留的相当的完整。例如,现在福建的端午节、重阳节、寒食节等很多都是从北方传入的。
(二)海洋文化的特征。福建海岸属于基岩海岸,海岸线漫长而曲折,长达.02公里,仅次于山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岸线曲折率为1:5.7,居全国第一位。山丘向海延伸,形成曲折的海岸和众多的港湾。全省有大小港湾个,其中较大和较重要的港湾自北而南有沙埕港、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福州港、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港、金门湾和东山湾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港是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福建的港湾一般深度较大,两侧有半岛和岬角环抱,形成“口小腹大”的形势,风小浪弱,不冻,少淤,港域广阔,掩护条件好。天然良港的优越地理环境,再加上“八山一水一分田”不适合耕作的内陆环境,使得沿海的居民把眼光放到了海上。西晋:闽江和晋江流域的海运已有相当规模,造船业发达,出现了“八槽舰”的水密舱技术。隋唐:海运北至日本、高丽,南至南洋各国。宋元:泉州成为“东方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漳州月港日趋繁盛。这些海外贸易的发展反映在文化上则是福建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1、重利的价值观。在古代的中国长期以来重本抑末,“以末致之,以本守之”,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福建由于海外贸易和商业的繁荣,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宋代刘克庄就指出当时的泉州是一个“只博*金不博诗”的典型商业社会。明以后则进一步加强,李贽感叹道:“天下尽市井之道也。”商业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2、敢于冒险的性格。古代的航海和海外贸易几乎是一种生命的*博,非常的危险。航海要面临惊涛骇浪,船只随时有可能被大海所吞没的危险。因此,航海的人常常不得不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这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面对各种艰难的挑战,敢于去冒险。如泉南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特别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冒险的性格到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积极进取的开拓的精神,在开发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漠视礼教。沿海的家庭由于男子多出外经商谋生,妇女渐渐冲破礼教的束缚走出家门。在中国传统的礼教以俭朴为美德,由于商业经济的发达,耻贫夸富却成为泉州地区的风尚。在衣着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泉州惠安解放前的服饰被叫作“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就很能说明问题。
4、开放融合的特性。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宋元时期泉州地区除了传统的道、佛、自然崇拜、祖先、*神,还有从外国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格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泉州成了“宗教的博物馆”,这与其融合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5、爱国主义的精神。福建人强悍好斗的性格与原有的宗族意识有紧密的联系,在福建的闽南地区明清时期常常发生村落间的械斗。发生械斗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追究,但是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不甘受欺压的性格,在近代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能够奋起反击,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自已的国家。例如闽南文化区中,明戚家*抗击倭寇,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近现代陈嘉庚、*变住、韩希琦、李光前等数十位华侨捐资家乡。再如闽北文化区受朱子思想影响,闽北的学人注重节义,在民族存亡关头,提倡名节忠义,反对议和。而福州文化区在近现代则涌现出一批志士仁人和著名学者,如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质,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篇章。
总之,福建以其靠山、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具有鲜明的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双重色彩。
“太岁神”,是“本命太岁”和“流年太岁”的总称,又称为岁神、岁君、岁星、大将*等,“太岁”源于华夏先民们对宇宙自然星宿的崇拜,是道教早期信仰的主要神明之一。
《神枢经》云:“太岁者,人君之像,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成岁功。”《渊海子平》说:“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三命通会》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
太岁神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太岁星君共有六十位,而六十花甲的每一年,皆由一位太岁主管,每年轮值的太岁称值年太岁星君,太岁神是年中天子,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太岁乃年神之首,是天上当值的神祇。人间有灾难祸劫,上苍秉其慈悲圣意,都会特派天神来护卫保佑,一年轮值一位天神。太岁被视为凶神,不同年科太岁所在的位置即为凶方,忌动土、建筑、迁移……等。
更有术数家认为太岁是年神中的武将,逢寅、卯、辰年,守在正东方,逢巳、午、未年在正南方,申、酉、戌年在正西方,亥、子、丑年在正北方,一般人想要兴土木、迁房舍,当避免在太岁当值的位置,以免在“太岁头上动土”,无妄招惹来许多灾祸,至于太岁相对的方位,则居岁破神,主耗财及盗匪之祸,因此人们自然也不愿意触犯了这个方位。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六十年,称为一甲子。
传说在这六十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岁,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
太岁君:神名。太岁君,神也。道书以六十甲子,每岁轮值,掌理人间祸福之神,为值年太岁,俗称为岁君也。系由都雷太岁殷元帅所统管。殷元帅者,商朝纣王之幼子也。幼遭国难,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为抚养,授以道法,後乃行道为神。秉性刚直慈仁,常为世人驱邪救难,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岁之职,掌地司汤儿院,综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奖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六十甲子值年太岁即归其统辖也。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人出生的当年太岁称为“本命太岁”,福佑自己的一生。出生以后每年相逢的太岁称“流年太岁”或“值年太岁”,掌管本人本年的运势。因太岁神是人们祈求平安、健康与幸福的本命和流年星君,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故晓之以祭拜,则能逢凶化吉,吉庆有余。
01、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舍弃不必要的,脱离物欲的执念。断舍离不是物质的加减,而是精神的极简。以人为中心,让物归位,让物流动,这样人不为物役,精神得以有自由流淌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断舍离,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内在幸福感。
02、减法为生活做减法,为生命做加法。懂得做减法才是人生真正成熟的开始。幸福的人生并不是累积而成的,而要通过割舍来获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发现重要的东西。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把更多更有价值的事物请进生活中来。
03、极简会布局人生的人内心一定是极简的。人生太短,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全心全意去做,适当的留白可以腾空心灵,以吸引更光明的东西入住。别只想着填满,而要懂得留白,空荡的山间,才能听见灵*的回声。因为留白,生着从容生活的智慧,长着抵达辽阔境界的哲学。
有趣的人,品味人间烟火
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后,宋哲宗即位,苏轼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几经辗转,他又回到了杭州,可这次的杭州经历了瘟疫,经济衰颓,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辛苦。
苏轼看到眼里,急在心上。有趣的人总会有些有趣的主意。
他撸起袖子、晕染笔墨为西湖美景着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时间,西湖盛景风头无两,至今,西湖仍是杭州这座城吸引游客不绝的动力。
美则美矣,少了些经济价值。
苏轼又带领百姓们疏通西湖河道、种植菱角,挖出淤泥把西湖隔成两半。
可光秃秃的堤坝不好看,有趣的苏轼就在堤坝上种植了成片的垂柳和花草,一到春季,风景宜人。
清朝的阮元称赞苏堤春晓:
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
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
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感念苏轼的功劳,给他抬去了一头猪。
那么多猪肉苏轼也吃不完,就想了个有趣的办法。
他把猪肉切成小块,洗干净,在炉火上煨得红红的,用绳子拴着,给百姓们挨家挨户送去。
百姓们尝了尝觉得口味很好,就给这种肉起名叫“东坡肉”,讨要了烹饪方法广泛传授。
至今,“东坡肉”仍然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苏轼的有趣不仅体现在抒情达意的诗文写作中,更能应用在解决棘手的现实问题上。
比起单纯的快乐,有趣的思考更能为他人谋取福利,为社会创造价值。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北靠浙江,西接江西,南连广东。依山傍海,海岸曲折,多港湾海岛,全省有个鸟屿,仅次于浙江,位居全国第二。多山地丘陵,可分为闽西山区、闽中山区和沿海平原,主要山脉有武夷山、戴云山等。闽江是境内最主要的河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降水量毫米左右。这样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福建文化所产生影响,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山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濒海多港湾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一)内陆文化的特征。福建的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自古就有“东南山国”之称。西北有武夷山山脉、东北有太姥山脉、西南有博平山山脉、中部有鹫峰、戴云两山脉。在古代外省入闽主要通过仙霞关、杉关、崇安分水关、福鼎分水关、诏安分水关,这五个关口入闽,而这些地方地势非常的险要,要入闽实属不易,史书记载“闽道更比蜀道难”。再者,从福建人口的聚集地来看,盆地是居民密集的聚集地,例如浦城、武夷山、建瓯、邵武、顺昌、尤溪、三明、永安、长汀、上杭、漳平、德化、华安、古田和屏南等都是人口聚集的盆地。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代福建交通的闭塞,不同区域的人们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这样对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①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约中晚唐之前)福建文化落后于北方。福建地处东南在古代是属于蛮荒之地,落后的交通使得中原的文化要传到福建变的非常的困难,而土著的闽越人自身文化又相对的落后。同时福建相对的隔绝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方言,而不同的方言却不利于人们口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②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福建是一个移民的省份,在两晋南北朝、唐前期、唐末五代、两宋之交、明清时期北方大量的移民涌入福建,由于移民的时间;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的程度不同,再加上省内、省外交通不便等原因形成了福建不同的方言区,如闽东方言区、兴化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客方言区。而在不同的方言区又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例如,闽东方言区信仰监水夫人和五帝;兴化方言区信仰妈祖;闽北方言区信仰扣冰辟支古佛;闽客方言区信仰定光古佛。不同的民间信仰又促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例如,有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山,适合蚊虫的生长,蛇类众多,古代先民对蛇既害怕又崇拜,从而形成了蛇的图腾。在古代使用干栏式的建筑也与这样的气候有关。如果按河流的分布来看福建的文化可以分为闽江流域、木兰溪流域、晋江流域的三大文化圈。所以,福建文化本身有很强的小地域色彩。2.许多中原古文化在福建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①福建的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词。一些古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在普通话中已不用或少用了,但是在福建的方言中却被保存了下来并还在使用,仍然有它的生命力。例如古汉语的“鼎”,也就是现代汉语的锅,在福建的方言中还清晰可辨,再如古汉语的“面”,也就是现代汉语的脸,也一样非常容易辨别出来。②在福建的许多乡村中保存着聚族而居的传统。聚族而居的传统原本起源于北方,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这样的传统在北方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在南方的福建却保存了下来。原因主要有这些,北方的移民利用宗族克服南迁途中的种种的困难;利用宗族同当地的土著进行抵抗;不同时期的移民利用宗族争夺生存的空间和*治利益;多山的地理环境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村落。③形成完整的理学体系。理学的来源之一是儒学,而儒学在汉代以后随着移民南迁传入福建,到了宋代,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对释、道、儒加以改造,构筑了完整的理学体系。④在民俗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风。两晋南北朝以后,中原民俗传入福建,由于交通不便和聚族而居等原因,保留的相当的完整。例如,现在福建的端午节、重阳节、寒食节等很多都是从北方传入的。
(二)海洋文化的特征。福建海岸属于基岩海岸,海岸线漫长而曲折,长达.02公里,仅次于山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岸线曲折率为1:5.7,居全国第一位。山丘向海延伸,形成曲折的海岸和众多的港湾。全省有大小港湾个,其中较大和较重要的港湾自北而南有沙埕港、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福州港、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港、金门湾和东山湾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港是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福建的港湾一般深度较大,两侧有半岛和岬角环抱,形成“口小腹大”的形势,风小浪弱,不冻,少淤,港域广阔,掩护条件好。天然良港的优越地理环境,再加上“八山一水一分田”不适合耕作的内陆环境,使得沿海的居民把眼光放到了海上。西晋:闽江和晋江流域的海运已有相当规模,造船业发达,出现了“八槽舰”的水密舱技术。隋唐:海运北至日本、高丽,南至南洋各国。宋元:泉州成为“东方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漳州月港日趋繁盛。这些海外贸易的发展反映在文化上则是福建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1、重利的价值观。在古代的中国长期以来重本抑末,“以末致之,以本守之”,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福建由于海外贸易和商业的繁荣,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宋代刘克庄就指出当时的泉州是一个“只博*金不博诗”的典型商业社会。明以后则进一步加强,李贽感叹道:“天下尽市井之道也。”商业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2、敢于冒险的性格。古代的航海和海外贸易几乎是一种生命的*博,非常的危险。航海要面临惊涛骇浪,船只随时有可能被大海所吞没的危险。因此,航海的人常常不得不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这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面对各种艰难的挑战,敢于去冒险。如泉南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特别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冒险的性格到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积极进取的开拓的精神,在开发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漠视礼教。沿海的家庭由于男子多出外经商谋生,妇女渐渐冲破礼教的束缚走出家门。在中国传统的礼教以俭朴为美德,由于商业经济的发达,耻贫夸富却成为泉州地区的风尚。在衣着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泉州惠安解放前的服饰被叫作“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就很能说明问题。
4、开放融合的特性。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宋元时期泉州地区除了传统的道、佛、自然崇拜、祖先、*神,还有从外国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格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泉州成了“宗教的博物馆”,这与其融合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5、爱国主义的精神。福建人强悍好斗的性格与原有的宗族意识有紧密的联系,在福建的闽南地区明清时期常常发生村落间的械斗。发生械斗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追究,但是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不甘受欺压的性格,在近代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能够奋起反击,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自已的国家。例如闽南文化区中,明戚家*抗击倭寇,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近现代陈嘉庚、*变住、韩希琦、李光前等数十位华侨捐资家乡。再如闽北文化区受朱子思想影响,闽北的学人注重节义,在民族存亡关头,提倡名节忠义,反对议和。而福州文化区在近现代则涌现出一批志士仁人和著名学者,如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质,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篇章。
总之,福建以其靠山、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具有鲜明的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双重色彩。
“太岁神”,是“本命太岁”和“流年太岁”的总称,又称为岁神、岁君、岁星、大将*等,“太岁”源于华夏先民们对宇宙自然星宿的崇拜,是道教早期信仰的主要神明之一。
《神枢经》云:“太岁者,人君之像,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成岁功。”《渊海子平》说:“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三命通会》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
太岁神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太岁星君共有六十位,而六十花甲的每一年,皆由一位太岁主管,每年轮值的太岁称值年太岁星君,太岁神是年中天子,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太岁乃年神之首,是天上当值的神祇。人间有灾难祸劫,上苍秉其慈悲圣意,都会特派天神来护卫保佑,一年轮值一位天神。太岁被视为凶神,不同年科太岁所在的位置即为凶方,忌动土、建筑、迁移……等。
更有术数家认为太岁是年神中的武将,逢寅、卯、辰年,守在正东方,逢巳、午、未年在正南方,申、酉、戌年在正西方,亥、子、丑年在正北方,一般人想要兴土木、迁房舍,当避免在太岁当值的位置,以免在“太岁头上动土”,无妄招惹来许多灾祸,至于太岁相对的方位,则居岁破神,主耗财及盗匪之祸,因此人们自然也不愿意触犯了这个方位。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六十年,称为一甲子。
传说在这六十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岁,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
太岁君:神名。太岁君,神也。道书以六十甲子,每岁轮值,掌理人间祸福之神,为值年太岁,俗称为岁君也。系由都雷太岁殷元帅所统管。殷元帅者,商朝纣王之幼子也。幼遭国难,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为抚养,授以道法,後乃行道为神。秉性刚直慈仁,常为世人驱邪救难,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岁之职,掌地司汤儿院,综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奖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六十甲子值年太岁即归其统辖也。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人出生的当年太岁称为“本命太岁”,福佑自己的一生。出生以后每年相逢的太岁称“流年太岁”或“值年太岁”,掌管本人本年的运势。因太岁神是人们祈求平安、健康与幸福的本命和流年星君,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故晓之以祭拜,则能逢凶化吉,吉庆有余。
01、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舍弃不必要的,脱离物欲的执念。断舍离不是物质的加减,而是精神的极简。以人为中心,让物归位,让物流动,这样人不为物役,精神得以有自由流淌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断舍离,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内在幸福感。
02、减法为生活做减法,为生命做加法。懂得做减法才是人生真正成熟的开始。幸福的人生并不是累积而成的,而要通过割舍来获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发现重要的东西。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把更多更有价值的事物请进生活中来。
03、极简会布局人生的人内心一定是极简的。人生太短,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全心全意去做,适当的留白可以腾空心灵,以吸引更光明的东西入住。别只想着填满,而要懂得留白,空荡的山间,才能听见灵*的回声。因为留白,生着从容生活的智慧,长着抵达辽阔境界的哲学。
有趣的人,充实晚年岁月
刚到海南儋州时,苏轼已经六十二岁了,头上长满苍苍白发,身体也开始渐渐不灵活。
天涯海角,距离老家千里之遥,有生之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再回去了。
这个老人依然很有趣,说来到这里才知道我本来就是儋州人,不知道为啥生在西蜀了呢。
海南地处偏僻,教育没跟上,对酒当歌时也无人唱和,当真无趣的紧。
老年的苏轼开始置办学堂,编写书籍,带了一大帮青年人,当上了孩子王。
听说当朝大文豪苏轼开始教书了,有志于学的青年才子扛着包袱,挥起马鞭,不远千里来拜师学艺。
老当益壮,未移白首之心。
苏轼把教书育人当做晚年生活的乐趣,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
北归后,弟子姜唐佐成参加科考,成为海南第一个举人。这是一百多年来海南教育界的头等大事。
听到这个好消息,苏轼写了一首诗勉励这个勤勉的少年,“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当前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有趣地度过垂垂老矣的岁月,成为每个现代人要考虑的难题。
有趣的苏轼告诉我们,乐观和勤奋是抵抗岁月的法宝。
泰戈尔说: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
这一生,苏轼都心怀善意,饱含热情,携着有趣的灵*,踏向诗和远方。
不惧他人的嘲讽,不惧人性的苍凉,不惧命运的无常,他用脚步丈量广袤的土地,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光亮。
他像一座灯塔,矗立在历史文化长河的尽头,为远航的行人指明方向。
作者:本文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