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镇街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努力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不少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
今年是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工作年,为了进一步展示晋江市各镇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建设、阵地管理、队伍组建、活动情况、指导村居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以及体现志愿服务这一基本形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成果,晋江市委文明办、晋江经济报社联合策划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镇街巡礼”,对各镇街、村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做法措施、实践经验、有益探索等进行宣传报道。
本期,文明晋江推出。
设施服务社区实践引领群众——梅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侧记
“妈妈,展板上这人是庄阿姨吧?”
“对呀,庄阿姨乐于助人,是优秀社区工作者,你可要好好向她学习!”
桂华苑内街是一条小区商业走廊,小超市、小餐饮、小商品店铺林立,为居民和外来务工者提供了许多便利。现在,这条小街又有了不少新变化,身边好人故事在这里传播,地方人文掌故在这里讲述,邻里守望活动在这里开展……桂山社区*支部书记庄文华说“:这里不仅有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头脑里应该装进去的。”
梅岭组团改造后,街道办事处利用内街二楼的富余房舍设置工会、侨联、老年等服务中心,相关部门建起社工组织孵化、志愿服务展厅等一系列设施,一些社会机构也在这里兴办文化培训、中医诊疗、体育健身等服务。年1月,晋江市梅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这里揭牌建立,按照街道*工委宣传委员洪琼琼的说法,“就是要将资源融通起来、利用起来,推动各类设施向群众开放,把实践设施建在居民中间,让新时代观念进入群众心里。”
活动多了内容实了参与更方便了
苏友情是“一元公益”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从“一元理发”开始,渐渐萌生出摄影、问诊、培训等“一元”系列,身边有一群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前年,苏友情在市老年大学乐为志愿服务队长、书画学会副会长曾添辉的支持下,为外来工子弟办起书法公益培训班。然而,由于缺乏固定场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烦扰随之而来。梅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资源整合,对“一元公益”来讲真是一场“及时雨”。如今,不仅孩子们的书法培训有了固定场所,社区老人有了“一元理发”的机会,文明办的志愿服务展厅和梅岭街道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部也有了日常管理的帮手。
其实,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在基层建设的各类服务设施、宣传阵地很多,但是,一直走不出各自为*的怪圈,导致“牌子”不少,资源效益却得不到最大化的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源整合为重”的导向,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无论谁建的设施,都是服务群众的设施;不管谁管的阵地,都是思想工作的阵地。
*先生是一名企业外来员工,他不仅经常到梅岭实践所的工会中心免费享用健身器材,还多次参与老年中心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市民讲座、技能培训、健康义诊等活动,心里便对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去年我还报名参加街道工会组织的职工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参加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生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体验到一种被人需要的幸福,也使自己更好地融入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
对于资源整合,洪琼琼最有感触。她说,实践所把宣传部门主导的新思想宣传、“晋江经验”教育、身边故事共同铭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民*部门主导的社会工作、社团建设,组织部门主导的非公*建、人才队伍培育,工青妇主导的职工、青年、妇女等各种“建功新时代”活动有机融合起来,促进市、街道、社区思想工作阵地和便民服务设施“纵向贯通、横向联通”,使“资源共享、阵地共建、设施共管、活动共办”有了更实的基础,资源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
梅岭街道实践所旗下共有15个社区实践站,每个社区都组建起志愿服务小队,通过*员志愿者的带动,把新时代志愿服务理念融入街坊邻居的日常生活。竹园实践站依托小区公共空间和闲置亭站,把发生在群众中间的暖心事做成展览画片、制成景观小品,虽不“高大上”,却也“小凡真”,身边的善举、群众的实践就这样通过口耳相传和示范仿效,在社区居民中传播开来、化为行动,点滴积累,蔚为风气。
梅青社区*支部书记庄烜伟有句顺口溜,“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
梅岭实践所建立1年多来,整合了不少阵地资源,开展了许多接地气的实践活动。截至目前,该所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80多场,涵盖居民宣讲、爱国教育、科技科普、文化服务、教育咨询、体育健身、移风易俗等诸多领域。不少群众都说,牌子少了,活动多了,内容实了,参与更方便了。
身边的人身旁之事身体力行
6月6日,星期六。双沟中远江滨花园凉亭的LED屏幕上,醒目地打出一条横幅“公筷公勺公德长在,爱家爱卫爱心永存”,孩子们的曲艺表演引来许多居民驻足。原来,这是爱心永存和圆爱志愿服务队的庄远南、洪纯司等人发起的爱卫志愿服务活动。
官也来办民也来办社会共办
“书香花园”是五店市新兴的“网红打卡点”,由庄材传等3名华侨的“番仔楼”围合而成,承载着菲华抗战中爱国华侨庄材传除奸抗日的铁血故事、海外华侨恋祖望乡的家国情怀,也是年市县分治时中共晋江县委搬到青阳的第一个办公地点,见证了年以来梅岭组团改造的沧桑巨变和晋江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就。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梅岭街道把三栋“番仔楼”开发成文明实践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入民营创意机构“纸匠”进行空间重构,负责日常运营。这里承载的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家国文化和红色文化,借助创意的力量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着川流不息的人们。不经意间,历史和现实、理想和情感在这里相遇,爱*爱国爱乡爱民爱家等抽象的字眼,就在抗日侨领庄材传曾经沧海的洋房、县委书记张平俭朴无华的办公室和缀刻在屋墙门扇上的家训格言中,变成可知可感的物象,悄悄地浸润着来访者的心田。机关干部在这里举办*日活动,中小学生在这里研学,父母和孩子在这里亲子阅读,社会组织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各种融入生活的文明实践使这片古老的宅子青春勃发。
自年以来,“书香花园”文明实践点累计接待来访群体近个,开展活动场,参与人数达之众,并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记忆系列”、“70年岁月峥嵘”、“少先队70年”等展览展示和专题活动,成为梅岭街道文明实践宣导的一个重要窗口。
“探索民办公助途径,就是要整合社会力量、发动社会参与,使文明实践资源更集中、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接地气、效果更潜移默化。”洪琼琼说,街道还将培育更多、更吸引人的实践点,使新时代文明实践行稳致远。
end
来源:晋江文明办晋江经济报“文明实践”
记者_赖自煌秦越通讯员_杨少华吴蓉蓉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