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福建,百舸争流,风景独好。
在港口,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源源不断的货物从这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渔港,上万艘渔船结束伏季休渔,渔民开启新一轮“耕海”生活;在连江、莆田、晋江,一座座海洋牧场矗立海上;在平潭,昔日“风暴海域”变通途,海峡大桥安然横卧于风浪之中……经略海洋已有悠久历史的福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大海。
福建海岸线长度、海岛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17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流淌着深蓝基因的福建气象工作者,锚定到年基本建成海洋强省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突破。
丝路帆远:守护海上安全
盛夏时节,雨雾蒙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核心区厦门港九节礁上的灯塔,射出穿透力极强的光束。中国首座灯塔“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正实时将观测数据传入福建省气象局“知天气”App。不远处的集装箱货轮“海丰立诚”号上,引航员轻点手机屏幕,风力、能见度、气温、气压等信息精确显示,指引巨轮平安出港。
面向“一带一路”,福建先行先试,成为“丝路海运”航海气象的探索者。“丝路海运”气象导航、自动气象观测站、内陆观测点,形成远洋、海港、腹地三位一体全链条全天候气象“屏障”,航线品质进一步升级。
年11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丝路海运”气象导航服务被“海丰立诚”号首次采用。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表示,以全国6座港口80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为抓手,携手开展国产气象导航核心技术攻坚,为畅通“一带一路”海上贸易大通道、建设海洋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海而生、向海而兴。福建气象部门围绕“海丝”核心区强化海洋优势,做好涉海文章。
“泉州作为海滨城市,海洋气象服务必不可少。”泉州海事局副局长黄尚智表示,气象部门作为海上搜救联席会和沿海水上交通安全专项委员会成员单位,提供常态化海上交通气象和搜救保障服务。今年7月,市气象局与海事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络员和应急会商制度,联合建设沿海气象观测点。
福建航运气象保障服务的样本优势,正逐步显现——5条“丝路海运”东南亚航线气象导航测试应用评估工作稳步实施,未来计划再建5座搭载激光测雾仪等先进设备的自动气象观测站,推动海上气象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港口作业安全气象标准、航线气象风险等级、台湾海峡海上航运气象灾害风险等级等3个地方标准制定应用,推出全国72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实时船队监控和气象海况预报服务,宁德三都澳、平潭坛南湾、泉惠石化园区“海上福建”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效益不断突显……航运气象保障服务不仅实现量的变化,更有质的提升。
丝路千万里,背后是尽情“施展”的气象新科技。如今,福建已建成以岸基、海基、空基、天基为重要支撑的海洋立体观测网,实现海峡西岸天气实时监测;成立福建省海洋气象台,推进陆地-海洋数值预报模式解释应用技术,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减小至65公里;建成海上预警综合服务交互系统,实现多部门多灾种预警信息发布。
风帆再起:释放蓝色潜力
以“晋江经验”闻名的晋江市也是鲍鱼养殖大市,而鲍鱼养殖与水温、大风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晋江福大鲍鱼水产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权说,在去年7月中下旬的鲍鱼生长期,市气象局提前预报未来一周气温持续偏高、水温呈上升趋势,养殖基地得知消息后调整投饵量,采取措施预防鲍鱼缺氧、中毒,比以往降低损耗10%以上,增加多万元直接经济收益。
晋江市气象局局长叶秀枝介绍,年气象部门在金井镇围头码头增设海温自动气象观测站,推进鲍鱼养殖气象服务研究,并利用海温监测数据开展鲍鱼生长繁殖期专题气象服务。“截至今年8月中旬,气象部门已发布12期专题服务产品。”。
打造“蓝色粮仓”,赋能海洋经济发展。连江县气象局在“振渔一号”平台搭建自动气象观测站,开展海产养殖室内气象观测;开展大黄鱼、鲍鱼、海带、紫菜、花蛤育苗等特色优势水产养殖气象服务,建立连江鲍鱼养殖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发挥
8月12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流水镇北港村海边骄阳似火,村支书陈松柏乐呵呵地穿梭在文创家园。这里50%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年全村旅游收入余万元,旅游纯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年,气象局第一次发布北港村观赏‘蓝眼泪’预报,旅游收入迈上了新台阶。”陈松柏说。
一组来自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的数据显示,年,气象部门成功预报五一假期“蓝眼泪”连续暴发,当地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4亿元,单日游客最高接待量超10万人次。
深耕国际滨海旅游气象服务,为海上福建高质量发展持续“加码”。《气候资源评价滨海旅游度假》行业标准出炉,观星气象服务获福建省“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推进三都澳、坛南湾、围头湾、东山湾等滨海旅游目的地特色气象景观服务,深化云海、观星、日出日落观赏等福建特色滨海旅游休闲气象服务产品,北港“蓝眼泪”获评全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依海而生,向海而强,福建气象部门正迸发出驶向大海的澎湃动能。
海阔天空:把蓝色还给海洋
蓝绿代表冰凉,橙红代表温热……层次分明的色块,勾勒出覆盖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孟加拉湾等海域近海表面海水温度冷暖图。
这张由福建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绘制出的卫星遥感海温监测图显示,海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从中国东南海滨延伸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广大海域。
作为中国气象局“国省卫星遥感国际服务机制”的试点单位之一,如何进一步创造条件保护海洋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福建省气象局既想得深,更走在前,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花繁果硕。
拓展新平台——卫星遥感气象应用业务平台试运行,建设陆地生态模块、海洋生态模块及灾害监测模块,累计发布海洋生态监测报告82期。研发“一带一路”沿线海域生态监测系统,海温监测的多星融合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开展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深化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海上气候资源业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福建省风能资源详查与台风大风特性对重大工程的影响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提升新层次——基于风云气象卫星开展海雾、海温、赤潮等海洋生态卫星遥感产品应用和服务。完成“基于卫星大数据的福建港口海雾遥感监测业务系统”项目,建立台湾海峡海雾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构建海上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指标体系。“台湾海峡风云四号A星和B星海雾探测机器学习算法与智能监测平台研发”在中国气象局立项,牵头华东沿海开展海雾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着眼新希望——搭建“一带一路”风云气象卫星双语(中英)服务平台,完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洋生态监测。在全国率先完成多星融合的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发,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个性、专业、优质的气象服务产品。积极争取风云气象卫星校验基地在闽落地,建设新一代国家海峡气候观象台。与东南亚沿海国家及驻外企业沟通,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提供助力。
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不断扩大“蓝色朋友圈”。福建省气象、海洋与渔业、海事等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共建共享海洋观测数据、强化海洋灾害风险防范、发展海洋科技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强化创新示范驱动,服务保障“海上福建”战略,共同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李冬梅、赵晓妮、陈献朝(林中鹏、吴陈锋、王晓佳、邓以勤、姚梦圆、党皓飞、李盛芳、石毅萍对本文有贡献)编辑:亭喃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