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个泉州港的重要航标见证了宋元泉州辉煌 [复制链接]

1#

刺桐藏宝图

寻宝宋元泉州

第二十二站万寿塔

上矩形

矗立于石狮市宝盖山最高峰的万寿塔,由花岗岩建造,结构奇特。塔高五层,为空心楼阁式建筑,是见证泉州悠久航海历史系列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的航标塔。万寿塔是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它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第二十二站万寿塔

关锁烟霞望商舶

地势南高北低的石狮市,最高的丘陵就是海拔米的宝盖山。这里环境清幽,面临沧海,云霞变幻,是泉州城外的著名景观。登之可远眺沧海,俯视石狮全景,为“泉州八景”之一,号称“关锁烟霞”。

南宋绍兴年间(年-年),僧人介殊建造万寿塔于宝盖山顶。史书记载,介殊有感于宝盖山位于晋江东南滨海风口、水口交接处(古人认为“风水”关乎一方之灵气,决定人文之兴衰),于是募缘兴建此塔,作为“关锁(风)水口”镇塔之用,遂命名为“关锁塔”,又名“万寿塔”。据文献记载,此处“可望商舶”,“商船自海还者,指为抵岸之期”,说明此处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

万寿塔通体花岗岩砌筑,为五层八角空心楼阁式塔,占地面积平方米,高22米。塔身为空心筒构造,向上逐层内收以增加结构稳定性。塔体壁中有楼梯可登塔。塔身中空为八角形塔心室,第一层外有环廊,西侧接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石构抱厦。塔外壁角柱皆石雕作瓜棱柱,柱上以方形大斗承托叠涩出檐,第三至五层设有平坐、勾栏、逐层相错开门,第一层及第四层正对门洞的内壁上辟有浅龛供神像。

雷电袭击是对万寿塔造成影响的一个自然因素。每年7—10月,石狮迎来雷雨多发季节,经常伴随雷击的风险。万寿塔曾经在清代乾隆三十六年(年)秋季遭遇一次强烈的雷击,最顶上的塔刹葫芦尖被击毁,由当地从事航运业的富商和乡绅一起捐资重修。

为了加强对于万寿塔的监测,目前塔上安装了避雷设施,设立塔体倾斜观测点及监测仪器,可以获取相关的数据,为塔体的稳定性保护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同时,在这里设立小型气象站,随时观测气象状况。

六胜塔是泉州湾外港航标,主要解决商船通过大、小坠岛主航道进出泉州港的指航需求;万寿塔是泉州湾外海航标,主要解决商船通过台湾海峡主航道进出泉州港的指航需求。两座航标塔遥相呼应,构成泉州港独特又完善的古代航海导航体系。

宝盖山巅筑石塔

外海航标留传奇

PARTONE

记者见闻

踏临宝盖山

寻访姑嫂塔

石碑记录着万寿塔的历史

古代的航行之旅,既充满机遇,也有不少挑战。航海家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抵抗狂风巨浪,还要把握好航行方向,避免误入歧途。航行于茫茫大海上,一座座航标就代表着一份份希望。而对于当年前来中国的藩商和从异国他乡回家的人们而言,每当见到泉州港上屹立着的石塔,便仿佛宣告着这趟旅程的平安顺遂。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一颗颗悬着的心沉了下来。

过去的八百多年风雨里,作为泉州海岸的制高点,石狮宝盖山上的万寿塔一度成为泉州港的重要航标,见证了宋元泉州港樯桅毗连、海运繁荣的辉煌历史。近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宝盖山,感受万寿石塔之姿,体会宋元世界大港之风。

记者从山门遥望顶峰,只见一座石塔巍然矗立仿佛直入云霄,几段石阶开凿于山岩之间,两侧皆是岩石,颇为陡峭。待攀上山顶,极目远眺,便可见远处的海湾波光粼粼,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回望万寿塔,石塔整体宛若阁楼,由花岗岩筑成,共五层,呈八边形。一层石门洞开,两侧石柱镌刻有“胜地有缘方可进名山无福不能游”的对联,横匾即“泉南胜地”四字。门外还立有几方石碑,记录着万寿塔的历史。《泉州府志》有载:“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万寿塔自古便是重要航标,亦被称为关锁塔。走进塔内,立即感到一阵清凉舒爽,原来万寿塔内部呈空心楼阁状,内外温差颇大,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在民间,万寿塔还有另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姑嫂塔。相传,古有一青年经商远航,久久未归,家中妻子和年幼的妹妹日夜登塔眺海,盼望亲人平安归来。不料青年在乘船返航中遭遇恶浪,舟毁人亡。姑嫂二人仍每天痴望海面,最终双双离世,后人因此将万寿塔唤作姑嫂塔。尽管只是“望郎回山”的凄美传说,但姑嫂塔的故事无疑反映了古代泉州人远渡重洋、背井离乡的拼搏历史。

如今的泉州港,设施完善,航运发达,借助现代化技术设备,船只再也无须顾虑迷航。但矗立在宝盖山巅的万寿塔,仍是侨居海外的人们心中那座永恒的航标。

PARTTWO

专家讲述

泉州湾外海航标

见证刺桐宋元繁盛

万寿塔内部呈空心楼阁状

“万寿塔作为泉州湾外海航标,见证了泉州宋元时期繁盛的海外贸易景象,其独特的石构建筑巧妙运用抗震减压工艺,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典范。”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介绍,僧人介殊能够募集资金在宝盖山绝顶兴建这一奇观,它所透视出来的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值得深入研究。

石构建筑的典范

妙用抗震减压

堪称建筑典范

李国宏认为,当年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人称“苍宫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海外交通的发达、开放兼容的社会风气,带来经济与文化的繁荣,造就了“万寿塔”这一奇特壮观的建筑艺术瑰宝。

万寿塔与开元寺双塔、六胜塔一样采用平面八角形设计,不仅使得看似笨重的花岗岩石组成的形态显得匀称柔美,而且在结构稳定性方面得到基本的保证。为了加强塔体重心的稳定性,采取塔身逐层收分和每层门龛错位的做法,使塔身压力向八个边线的垂直面平均分散。

石塔门楣造型及瓜棱柱保留10-13世纪石塔建筑艺术的风格。从塔体第二层至第五层的石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根石柱都是由三段叠接而成。叠接后的石柱有缝隙,发生地震时,这些缝隙便产生缓冲的作用,能抵抗摩擦和挤压的冲力,消减地震能量,不至于使塔柱断裂而造成塔体的倒塌,“这也是石构建筑借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抗震减压的典范”。

奉祀“姑嫂”神像

姑嫂信仰入台湾

闽台两岸一家亲

“万寿塔又名姑嫂塔,它不仅是闽南侨乡的象征,也是闽台两岸一家亲的缩影。”李国宏透露,传奇故事中的“姑嫂”以柔韧的双肩撑起半边天,闽南的汉子才能义无反顾地漂洋过海,为实现美好的愿景而奋力拼搏。“姑嫂塔”传奇述说的“姑嫂”形象,从一个勤劳勇敢的群体,浓缩成为“顾家兴业”的文化意念,逐渐演变成闽台民众虔诚礼拜的“祈福旺家”的乡土保护神。

台南信众流行“姑嫂神来自福建宜梧”的说法。“宜梧”指的是晋江下浯,即霞浯村,这里是晋江吴姓主要集聚地。值得注意的是,晋江霞浯吴氏祖墓位于宝盖镇坑东村靠近宝盖山的山坡上,而且坑东村也是吴氏重要的集聚地。“姑嫂”信仰中的“小姑”名叫吴秀梅,与吴姓在石狮、晋江的传衍是有一定的文化关联性的。

台湾姑嫂信仰文化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年),信仰文化伴随移民开垦台湾的进程传入,与石狮移民开发、建设台湾的历史背景相吻合。石狮宝盖山姑嫂塔奉祀“姑嫂”神像,起源于宋代绍兴年间(—年),延续至清代。姑嫂塔内保留一件清代石香炉,可作为石狮曾经流行“姑嫂信仰”崇拜的佐证。

“姑嫂信仰在台湾传播之时,被赋予保护航海平安的特殊功能,同时被作为庇佑乡民、消灾避祸的乡土保护神。”李国宏介绍,姑嫂信仰流传中出现的不同说法,恰恰印证了信仰在不同的区域必然与当地的*治、经济、文化生态发生联系,并由此出现不一样的传播渠道和信仰的再塑造,“但闽台姑嫂信仰的文化本质,便是‘唐山过台湾’的历史见证”。

PARTTHREE

护遗者说

古塔修复人*世春——

攻读考古专业一生奔走保护文物

*世春

“五千来年,老祖宗留下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和智慧,对其发掘、继承、保护、发扬光大是刻不容缓大事。”86岁高龄的*世春向记者回忆起他与文物保护的故事。或许骨子里的爱专研、爱挑战,原本对文物一窍不通的他边工作边到厦大攻读考古专业,由此开启保护泉州文物的旅程。

为保护文物攻读考古专业

出生于年的*世春是晋江安海人,曾任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前几年,他写了一本书《砥砺》,书中记有他忙碌四五十年把青春年华献给考古文化传承的事迹。

年*世春入伍参*,因有文化会写字,在部队他做着宣传通讯摄影工作。年退役后回到安海的医药公司上班,六个月后被调往当时的晋江县文化馆做摄影工作,想不到很快在文化馆开启了与文物的不解情缘。

“文化馆的房屋坏掉漏水,工人维修时将有价值的物件从屋顶扔下,厝边的人见到大声喝止。其实那时文化馆没有专人管文物,也没有人懂文物,我就被调去负责文物管理工作。”*世春说,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为了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他边工作边攻读厦门大学考古专业,两年后结业投入博物馆组建工作。至此,他走上了考古发掘、考证和古建筑设计施工的道路。

由于对文物情有独钟,*世春在短短几年里跑遍晋江,搜集文物多件,为晋江博物馆建馆奠定了基础。

量身制定用“土”办法修塔

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万寿塔,矗立于泉州湾海岸宝盖山山巅,后世多有修缮。*世春说,虽然有修缮,但塔身条石移位,塔身多处裂痕,有裂痕二三十厘米。万寿塔的破损,引起国内外专家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维修。万寿塔处于山巅,交通不便,也没什么先进设备。接下万寿塔修复工程的*世春,带着七八个人上山,没路就修便道,没水就在山上找水源。

“我要设计修复方案,也要跟工人一起扛石头,虽然过程艰苦,但是最后我们成功了。”*世春说,针对万寿塔的破损情况,每个修复步骤都是量身定制的。经过细致测量,研究多种方案后,最后决定采取对移位条石进行压力移正,即钢筋粗牙推压、硬木垫打迫进,使离位的条石慢慢复位,对断裂、破损的拱石、条石、檐石进行抽插复原处理,对塔墙内空洞进行稀浆喷灌处理,增设避雷针设施。

“我这一生都在做这些事。当一件文物得以考证,当一座古体建筑屹立于天地间,我都会感到无比欣慰。”*世春说,看到修复好的万寿塔,多次到场的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赞赏不已。

除了修复泉州的古建,*世春修复或建设古建筑的足迹到达了福清、漳浦、莆田,甚至远至国外。年,他率工程队建设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门楼牌坊。

PARTFOUR

相关链接

相关阅读

历代文献中的万寿塔

明代弘治三年(年)《八闽通志》记载:宝盖山,在永宁里二十都(今石狮市永宁镇)。上有石塔甚宏壮,商舶自海还者,指为抵岸之期。

明代航海针路簿《顺风相送》记载:泉州港口玳瑁门,有望郎回山(即宝盖山)上姑嫂塔门,洋中三十托水。

清乾隆《泉州府志》(18世纪初期)记载:宝盖山,绝顶有石塔,名关锁塔,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宋绍兴中,僧介殊建。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宝盖山,绝顶有石塔,宏壮突兀,出于云表,商船以为抵岸之标。

保护大事记

●清代乾隆三十六年(年)秋季,万寿塔遭遇强烈的雷击,最顶上的塔刹葫芦尖被击毁。7年后,石狮乡绅陈元老、林振嵩等人捐资重修。

●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为了防止台风、雷雨等气象灾害对万寿塔带来的威胁,福建省文物局拨款为万寿塔安装避雷设施。

●年,福建省文物局拨款,委托晋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万寿塔缺失的塔石构件、石护栏进行复位、修补、加固。

●年,石狮市人民*府拨款对万寿塔避雷设施进行检测维护。

●年5月,万寿塔作为“泉州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10月,石狮市设立万寿塔保护管理站。

●年12月,万寿塔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启动实施。

●年2月至4月,石狮市开展万寿塔本体保养维护。

●年7月,万寿塔遗产点监测系统完成安装调试,与泉州遗产监测中心实现联网。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林福龙陈小芬吴嘉晓实习生林灿鑫

手绘图:樊云均

编辑:*珊

审核:赵鹏云等

本文来源:东南早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