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ldquo本rdquo清源厦 [复制链接]

1#

悬壶济世,杏林之圣手。

大道慈心,两岸兮沐泽。

郑宪/摄

4月18日,天朗气清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海沧)

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

正!式!开!幕!了!

来源于“今日海沧”

活动现场,

有关保生大帝的名讳之争终于尘埃若定。

厦门海沧区组委会正式宣布:

“吴本”作为保生大帝唯一名讳给予使用。

陈支平

厦门大学国学院教授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中国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

保生大帝,北宋时闽南名医,出生于白礁,行医于青礁,以文圃山为根据地悬壶济世,辞世后民间尊祀为医神。自宋而明而清,多次受到褒封,终被奉为“保生大帝”。由神医到医神,再到无所不能的大帝,成为闽台最大的信仰之一,现闽台、东南亚共有多座保生大帝主祀庙宇,信众近亿人。厦门海沧是保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保生大帝信俗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海沧一张闪亮的人文名片。

近几年来,海沧区*府积极作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闽南文化方面成绩斐然,特别是弘扬保生文化、开台文化方面做了突出的贡献,至今举办了十四届的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盛事,成为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推动保生大帝正名工作,建成开台文化公园,拍摄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并在央视播出,推动颜思齐拓台史实进中学统编教材,组织编撰《沧江文库》系列丛书,已出版《周起元传疏辑补》、《铭记海沧》等五辑,这些工作,件件大手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我作为民间信仰的研究学者,见证了这三四十年来两岸民间信仰交流,借此机会,我要为海沧区*府在弘扬保生文化、推动对台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点个大大的赞!

从慈济祖地到保生文化高地,并以此作为对台交流的阵地,海沧区上上下下群策群力,主动担当,在打造保生文化高地方面积极作为。为了推动保生文化更好地弘扬发展,海沧区近期着手《保生文化系列丛书》的整理编撰工作,将从保生史话、保生宫庙、保生医药和保生文献等方面组织专家编写,对此我们将予以大力支持。

为了理顺保生文化弘扬推广,近半年来,在曹放主席的领导牵头下,区*协文史委会同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青礁慈济宫积极开展保生大帝名讳考辨工作,我有幸见证了这个过程。经过史料和专家等多方考证和田野调查,保生大帝名“本”的史料详实,比较符合历史事实。我们认为,正“本”清源,推动保生大帝正名活动,对于保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些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予以全力支持。在这里,我要再次为海沧区弘扬闽南文化点个大大的赞!

保生大帝保佑我们大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谢谢。

大陆民间信仰研究领*人物、福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林国平教授提到:

正“本”清源——保生大帝名讳考辨

郑伟明/摄

一.缘起

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地区土生土长的原生信仰之一,发源自厦漳两市之交的青礁和白礁,历史上该地区也是闽南文化的两大分支漳州和泉州的交界地。随着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征程,保生大帝信仰也穿越海峡遍布台湾省,甚至向南传遍整个东南亚,继而成为遍布全球的信仰。保生文化不仅仅是海沧、漳州两个台投区人文的名片,更是千千万万海内外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依托和乡愁。

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

溯及信仰的发源,保生大帝在北宋仁宗景祐年间仙逝成神后,至南宋绍兴年间时,便已是“北逮莆阳、长乐、建剑,南被汀潮以致二广”、“随寓随创”的跨省神灵,而其源头便是位于漳泉之交的青礁和白礁两处祖宫。当时,为了方便信众进香的体验和秩序,漳泉两府采用也分府分宫进行的方式,如漳州府各分灵至青礁慈济宫进香,泉州府至白礁慈济宫,该方式也因此延续了近千年,一直到青礁和白礁区划再次变革时才解除了限制。这也因此造成了保生大帝信仰有两个祖地的事实。

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

海沧不仅仅是青礁慈济宫的所在地及本次保生文化节的主办地,更是保生大帝信仰的主要分布地。保生大帝信仰在民间最重要、始建于宋代的“四宫一院”,除了慈济西宫在白礁外,其他四座均位于海沧,如青礁的慈济东宫、温厝的慈济北宫、囷瑶的慈济南宫、囷瑶的玉真法院等。其中青礁慈济宫作为保生大帝信仰两座重要的祖宫之一,除了其祖地文化之外,尚有“五国宝”之称,其名头分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是集慈济文化、侨台文化于一体的文化高地。因此,在传承和发扬保生文化上,海沧理所当然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保生大帝名讳正本清源便是其中一项主要的工作。

二.变名脉络及现况分析

历史上,青礁所在的海沧属漳州府海澄县管辖,而白礁所在的角美局部地区则属于泉州府同安县,遍观漳州、泉州、海澄和同安等府县存世的府志、县志,关于保生大帝名讳的记载均表示为“本”,未见有“夲”的写法。这些第一手地方史料的记载也常常被同时期的地理志、方志、文人笔记、宫庙碑记等引用,如《长泰县志》、《武荣慈济宫碑记》等也记为“本”。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晋江人杨浚第一次在其所著的《四神志略·白礁志略》中提出保生大帝姓吴名“夲”的说法,他还特别在该字之下备注“音叨”,并引用了《说文解字》对“夲”字字形“从十从大”的说明。杨浚“夲”说一面世立即引来无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